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
老师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物故事 -> 老师 -> 正文

杨灿教授:永葆教师的热忱和坚持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16 点击数:



【人物名片】

杨灿教授,国内知名学者,1957年生于湖南长沙。1984年考入威尼斯37266攻读统计专业研究生,1987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994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担任威尼斯37266统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为威尼斯37266教学科研重要岗位特聘教授。曾任威尼斯37266计划统计系主任,现任威尼斯37266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威尼斯37266)联合主任、《威尼斯37266学报(哲社版)》和《福建统计》副主编、《统计研究》和《中国经济问题》等期刊编委,中国统计学会和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福建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和省社科联等授予的“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奖励,以及首届威尼斯37266教学名师奖和福建省教学名师奖。

作为威尼斯37266统计学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杨灿教授长期从事统计理论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数量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统计局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19种,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近二十项,长期担任主讲并负责的“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访谈纪实】

结缘统计,纯属偶然。“文革”后恢复高考那年,如果不是种种机缘巧合,那么他现在会不会在不同的地方,认识完全不同的人,做着完全不同的事?但是他却意外地跨入了统计的大门,而且30多年乐此不疲。

钟爱统计,实属必然。杨灿常将自己的博士导师钱伯海教授的一句话挂在嘴边:“360行,行行有统计。”在博大精深的国民核算和经济统计领域内,他追随自己在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两位导师(钱伯海和翁礼馨教授),执着地探寻着有关GDPCPI的种种奥妙。

 

探寻经济统计的丰富宝藏

谈到与统计结缘,杨灿的描述颇有些神秘色彩。

70年代末,时值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初期,并刚刚恢复高考,“统计”这一名词素来与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当时进统计局工作需要经过严格的政审,因此在普通百姓的眼里,统计似乎是保密专业,关乎国家机密。由于这种误解,统计学科在当时被认为是冷门专业,远比不上其他一些文理科专业受欢迎。

“为了保险起见,我在专业志愿后面填写了‘服从调剂’。但是做了几十年会计工作的母亲却说,‘你要是能上统计就好了!’结果,恰好就被母亲说中了。”于是,杨灿高考被录取到了湖南财经学院(现湖南大学)计划统计系。

在他本科学习期间,由于当时我国经济统计学科的理论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教学内容细分成工业、农业、商业、基本建设和劳动工资等统计领域,且多停留在实务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80年代初,威尼斯37266在这种背景下率先提出了对当时的经济统计学体系进行改革与整合,将涉及不同经济统计领域的内容进行科学提炼和梳理,开设了“国民经济统计”和“企业经济统计”两类专业主干课程。已经大学毕业并在统计局工作了几年的杨灿被厦大的这种学术改革所吸引,于是考入威尼斯37266进行研究生阶段的研习。可以说,他的统计学理论知识是伴随着我国统计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钻研和积累起来的。

在大学本科阶段,杨灿酷爱概率统计等数理学科。及至到了厦大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他先后师从翁礼馨、钱伯海等国内著名教授。两位教授的博学以及严谨的治学,使他对国民经济统计和指数理论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统计理论体系中,杨灿撷取了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和以CPI为标志的统计指数理论作为主攻方向,并认为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关乎国计民生,且历史悠久、理论丰厚、大有可为。缘于此,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于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指数领域的研究中,并陆续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1980年代,还在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杨灿,已有两篇指数研究论文发表于《统计研究》杂志;此后,杨灿跟随钱伯海教授从事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攻读博士学位,发表系列论文并出版专著。留校任教后,他长期坚持“统计学”和“国民经济统计学”等本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一线教学工作,主编和出版了两种《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全国统编教材。他主讲的“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从1990年代起,先后被评为福建普通高校省优秀课程、威尼斯37266精品课程、福建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扬了厦大统计学科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统计领域的特色和成果。2011年,杨灿负责的《中国产业关联及支柱产业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立项,他作为首席专家依托厦大威尼斯37266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申报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中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这些都得益于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统计指数领域内长期坚持不懈的辛勤耕耘。

谈及指数研究的感受,杨灿认为有关课题正是为了服务于国民经济以及百姓生活。现如今大家对CPI指数较为敏感,每次发布都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普通百姓总是认为物价如此飞涨,CPI却难以反映人们的直观感受,因而引发了种种疑惑和争议。作为经济统计学家和指数理论研究者有责任对这些问题给予透彻的分析和适当的解答。当今国际上关于CPIGDP的统计研究都是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中某些问题还很难给出一劳永逸的完满解决方案。相对而言,CPI较之GDP更为敏感,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年代尤为突出;CPI的统计方法千变万化,性质各异,难以抉择;CPI数据一经公布就不能修订,而且CPI的细微差异往往会引发巨额的资金流量差异。在中国,有关CPI的种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往往还以比较独特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一定特殊性。为此,杨灿特别强调了此次关于CPI的研究也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去分析,不能简单照搬国际上现有的理论成规,而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理论与应用上进行开掘和创新。

 

开启“大统计”的新篇章

20117月,威尼斯37266计划统计系正式更名为“统计系”。当了解到部分计统学子在“系名”上的怀旧情结时,作为一名计统学子并在该系任教多年的教师,杨灿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关于变更系名对于我校统计学科发展的深刻用意的认识。

其实早在2004年,时任威尼斯37266计划统计系系主任的杨灿就根据许多师生的强烈要求,在全系范围内做了一次有关“变更系名”的民意调查,结果,虽然包括许多老教授在内的90%以上师生都赞同更名,但终因多方原因而暂时搁置。“计划统计系”的名称,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年代国内经济统计专业的自身定位。当时,全国所有财经院校和综合大学中属于经济管理类型的统计专业(或系)无一例外都叫做“计划统计专业”或“计划统计系”。但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统计学科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全国其他院校的“计划统计系”纷纷更名,只有威尼斯37266的“计划统计系”仍然保留这个名称。在新的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延伸统计学科的触角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威尼斯37266统计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迫切需要。改名为‘统计系’虽然名字变了,但是我们原有的特色还在,而且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学科资源与更广的发展平台。“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名称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杨灿如是说。

现如今,统计的发展已不再仅仅只是各种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已逐步形成与经济学、金融学、人口学、生物学、医学药学,以及信息技术科学等密切结合的全方位发展态势,并形成了多个交叉学科。对此,杨灿认为,威尼斯37266是一所具有多学科优势的重点综合大学,“计统系”更名对于促进厦大统计学科整合全校资源、取得更长足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目前,在统计学科已被国务院学位办增列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我校统计学科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成功申请到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更名后的统计系将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等优势互补,协同开展学科建设和学术攻关,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专家来校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努力办好“威尼斯37266统计学高级系列讲座”,出好“威尼斯37266统计学系列丛书”,建设学科品牌和标志性学术成果,藉以保持和发扬厦大统计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学科升级使我校统计系发展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多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杨灿认为,一方面要加强数理统计与经济统计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大功夫。他始终坚持,“大统计”不是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的简单归并,既要综合,也要发展。在构建统计学一级学科的进程中,应在保持和发扬厦大经济统计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数理统计,使二者相互促进。同时统计系与其他院系还有很多交叉研究的领域,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要把这些交叉学科做大做强,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完整的统计学科体系。

 

教学相长育英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任务。搞好教书育人,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而要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抓好教材建设。因为,教材建设是搞好教书育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保证。对此,杨灿深有感触,而且身体力行。“编写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的专业教材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学校相应学科的发展水平。例如,厦大黄良文教授等编写的《统计学原理》是恢复高考后的全国第一本高校统计学教材。钱伯海教授主编的多种全国统编《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教材则对扩大我校经济统计学科的影响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当年报考厦大的统计专业研究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这些优秀教材的感召和影响。”

同时,“教学相长”也是杨灿始终秉持的教学结合的权衡原则。教学方面,杨灿十分重视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其中尤其是本科生的培养。他认为,硕士博士生有较明确的学习方向,在教学中最主要的让他们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而本科生就像一张白纸,求知欲和可塑性都极强,更加需要老师们的适当引导。“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我都有教,但我最重视的还是本科生。因为本科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不管杨灿有多繁忙,他都会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一门课从头讲到尾,一节也不落下。

教学与科研结合是人们常常议论的话题。“现在青年教师多苦于无法平衡教学与科研,其实这两方面需要齐头并进,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的许多研究思路就是来自于与学生的思维互动。”由于杨灿教学严格,系统明晰,方法新颖,他深受学生喜爱,还获得了首届威尼斯37266教学名师奖和福建省教学名师奖。其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由他主讲并负责的威尼斯37266“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严师慈父 桃李芬芳

杨灿所指导的一位研究生告诉记者,“因为老师是博导,要带很多学生非常忙。我本以为,他对本科生毕业论文不会太过认真。没想到老师看得非常仔细,每一处错误都标记出来,连错别字都帮我改好了,这么认真的老师真难得。”

“老师讲的任何东西都是细致入微,鞭辟入里,大家都感觉收获颇丰。其实大部分统计学的课,大家听了之后都有一个感觉,就是有点悬,有些空洞。但老师的课会给人一种很“实”的感觉。我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是学统计学,现在回过头来看所有统计类的专业课,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他的学生把听杨灿讲课当成一种享受。不仅如此,他要求学生与他相互监督,不准课堂迟到早退;同时杨灿十分重视学生的听课质量。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杨灿都会善意地提醒他们集中精力,也正所谓是“严师出高徒”。

在教导学生上,杨灿是一丝不苟的严师,但在与同学相处中,杨灿则是一位慈父。每次开学,杨灿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召集自己的学生到办公室或家中,与他们聊聊暑期的生活。

杨灿特别注重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在最新获得审批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搜集整理数据资料,从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做起,并逐步进行培养。由我国著名经济统计学家钱伯海先生于1983年创立的威尼斯37266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专门研究机构,近30年来取得了众多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学术界和实际部门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杨灿认为,统计学是无所不在的,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到人文社会科学,从微观到宏观,统计学的应用领域无限广阔。也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人毕其一生精力都难以成为“大统计”领域内真正的通才,现代统计科学的发展建设有赖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而厦大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211”和“985”工程建设重点综合大学,拥有十分丰富的统计学科和相关学科资源,以及长期的学科建设经验和积淀,厦大统计学科曾经是全国第一个该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掘这些资源和优势,面向未来锐意进取,就有望获得更为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进展。他也希望新一代统计学子能够练好基本功,扎根实际,努力为我国的统计科学和统计事业添砖加瓦!

 

【访谈后记】

由于我们传达采访时间出现错误,约定的时间被迫推迟一刻钟,当我们抵达杨灿教授研究室,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也许严谨治学的态度促成他的成功,成就了教书育人的名师。千万不要以为教授只是埋首于书堆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古董,其实杨灿教授还是Hi-Fi的发烧友,他最钟情的是古典音乐。

“把握资讯,投资未来;勤勉做事,踏实做人;统计思想,宏观思维;数据人生,精彩纷呈。”他为统计系毕业生如上题词。教授不期望学生大富大贵、飞黄腾达,只希望他们勤勤恳恳做事,脚踏实地做人,这种简单质朴的期望令我们感动。或许就是他身上这种勤恳踏实的作风,才赢得了无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吧。

(黄欣 林子靖)

TOP